提示: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:http://www.baduyy.cc!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,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,导致大量书籍错乱,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,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,感谢您的访问!
  第156章 临近年根,娘娘宫庙会
  1978年2月15日,农历腊月二十九。
  城南区的娘娘宫庙会今天开市,天公作美,晴空万里,大早上就有阳光洒满市区的大街小巷。
  筒子楼里很热闹,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去赶庙会。
  相熟的人家呼朋唤友,共同去庙会游玩。
  刘有牛两口子要带四小去庙会,刘大甲训话刘三丙和刘四丁:
  “待会跟紧了爸妈,庙会上有偷小孩的,专门偷你们这么大的!”
  刘有牛在收拾东西,他们从生产队带回来两袋子红薯干,准备今天去庙会占个位置换点粮票等正月回老家送给亲戚。
  他媳妇李小梅现在加入了港口的家属互救队,一个月有十五块钱收入。
  如今他们家财政有所改善,所以这次只准备换粮票,不准换钱。
  当然他们家能改善财政最主要的原因是四个儿子跟着钱进吃饭去了,少了这四张嘴巴可是省好多粮食!
  刘有牛两口子熟知这点,他们平日里也尽量回报钱进一家。
  就拿这次的红薯干来说,品质好的、厚实的红薯干都被挑出来送给了魏清欢。
  两口子知道钱进娇生惯养魏清欢,所以只给好东西。
  要去赶庙会,钱进自然更得带上魏清欢一起去,至于张爱军也得跟上。
  庙会太乱,指不定啥时候就得靠他拳脚来破局。
  魏清欢早上起来一直屋里屋外的忙活,乌黑的发梢沾上了冰晶。
  临出门前她给汤圆收拾,裹着自己缝制的虎头斗篷,小胖丫虎头虎脑怪可爱。
  魏雄图向女儿承诺:“今天去庙会爸爸给你买个布老虎。”
  小汤圆说:“哦。”
  魏雄图说道:“你不是一直想要个布老虎晚上搂着睡觉吗?”
  小汤圆颠颠的跑回卧室,抱出来一个毛茸茸小象玩偶:“姑父给我这个了,他说这是波儿象,会吃掉抓小孩的坏人还有妖魔鬼怪。”
  魏雄图生无可恋:“但你一直想要布老虎,爸以前没钱给你买,现在有钱了。”
  小汤圆摇摇头:“可我已经不喜欢布老虎了,布老虎没有这个波儿象厉害。”
  “大象最厉害!啊呜啊呜啊呜……”
  她说着突然兴奋起来,一手抓着小象一边张牙舞爪摇头摆尾的学老虎叫。
  “别瞎跑。”魏清欢弯腰去整理她斗篷下摆。
  钱进在后面一扭头。
  背平腰细,丰臀挺翘。
  妩媚的葫芦出现在眼前。
  钱进深吸一口气压制住内心的躁动。
  魏雄图则在叹气。
  他黯然神伤,感觉女儿不那么需要自己了……
  海洋城市、港湾地区都有龙王、妈祖之类海神信仰,娘娘宫供奉的娘娘相当于闽地的妈祖,一个含义。
  娘娘宫庙会顾名思义,是腊月二十九信徒们集会给娘娘上供祈福,所以围绕着这些人群产生的庙会。
  这庙会颇有历史传承,除了前头那几年一直是海滨市所有庙会里最大的一场,巅峰时期能从天不亮持续到天黑,周边乡镇的老百姓都会来赶庙会。
  今天去往娘娘宫的公交车人满为患,钱进本想骑着摩托车去赶庙会。
  魏清欢告诉他:“除非你留下大军哥看车子,否则咱们前脚走,你这车后脚就归别人了。”
  钱进从善如流:“行,那咱们骑自行车去吧。”
  他后面载着媳妇,前面载着小胖丫。
  张爱军则载着魏雄图——少骑一辆车,因为魏清欢要省下一份看车费。
  两毛钱,在当下不便宜呢。
  公园之类的场所看车费才五分钱。
  娘娘宫在城南区一座小山上,庙会从山脚持续到山顶,如今已人头攒动。
  自行车统一停在山脚下。
  结果钱进和魏清欢去了一看,负责看管自行车的是熟人,是邱大勇带人在负责发牌子!
  然后人民流动修理铺直接在旁边行了个方便。
  生意还挺好。
  有些人家的自行车有点小毛病,平时懒得专门去修理铺维修,今天就近小钱收拾一下。
  钱进停车取票给了五毛钱,邱大勇笑道:“钱哥你抽我脸呢,还不如直接给我一巴掌呢。”
  “我就是客气一下,”钱进开玩笑,“哎,你们怎么在这里负责看车?”
  邱大勇说:“去年就是我们看的,政府给我们无业知青一点生活支援。”
  钱进点头:“那政府安排的还挺好。”
  苏少兵赶过来给魏清欢倒了杯热水,听到这话回头说:
  “钱哥你想的怪好,你以为是政府指定让我们在这里看着的吗?不是,是我们几支知青队伍互相抢。”
  “最后我们拳头最硬人最野,才啃下了这块骨头。”
  “而且这钱不是我们留下,是跟政府对半分。”
  钱进合计了一下:“那今天也得不少钱,来的自行车得有几千辆吧?”
  邱大勇说道:“去年来了四千多辆自行车,分到我们手里是四百多块,但我们兄弟姊妹多,一个人分不到十块钱,反正就是分了个过年钱。”
  钱进估计今年来的人会更多,收到的看车费也更多。
  不过邱大勇说的对,他们人多,分到个人身上就没多少钱了。
  魏清欢喝了杯热水暖身子,然后几人开始逛庙会。
  国营肉铺前的队伍蜿蜒如蛇,人们跺着脚呵出白雾,怀里揣着揉皱的肉票。
  钱进一来就在人群里看到了熟人,王东媳妇揣着手、袄胸口别着领袖像章,正在队伍里等待买肉。
  他挥手打招呼,王东媳妇喊:“钱总队、小魏老师,今天割猪肉不要肉票,你们不来上两斤?”
  钱进诧异:“哟,今天的猪肉不要肉票呢?难怪这么多人排队。”
  “今天很多东西不要票,周边一些公社生产队都会杀猪来卖。商业局、打投局等单位下了通知,娘娘宫庙会是为人民过年服务的,今天特殊,物资敞开供应。”魏清欢已经打听过情况了。
  钱进注意了一下,今天的庙会有点以后的自由市场味道了。
  比如山脚下就有戴毡帽的老农冲他们揭开麻袋,露出成堆的生:“同志,换不换?便宜,一斤生换一斤肉票。”
  钱进挺想买点生回去炒着吃。
  但他们刚来呢,就应付说:“待会吧,回去的时候顺路捎带几斤。”
  老农又去招呼别人。
  咸腥味随海风蔓延。
  旁边有渔民正在拾掇,咸鲅鱼在报纸里拱出银亮的脊背,虾酱坛子封着红泥,海带结浸在冰碴子里泛着深绿:
  “同志看这个,自家腌的咸鲅鱼,又鲜又咸又喷香,回去不管是上蒸锅还是下油锅,不管是就饭还是下酒,都是顶好的东西……”
  钱进对咸鲅鱼没兴趣,对海带结充满兴趣。
  他一口气十五块钱买下所有带着冰碴的海带结,让张爱军带上准备给人民劳动食堂送过去。
  不管是麻辣烫还是关东煮,这都是上好的食材。
  往前走还有手艺人在卖竹编。
  老汉用篾刀劈开秸秆,老妇人粗糙的手指灵活转动编出菱形纹的锅盖。
  魏清欢买了一个蒲箩:“正好没有装萝卜丸子的东西。”
  老汉笑道:“女同志,你可找到好东西了,这蒲箩装萝卜丸子能装到你闺女出嫁。”
  他以为拽着魏清欢衣襟的小胖丫是她女儿。
  一会小胖丫放开手往卖瓜的摊位里挤:“姑父,我要这个我要这个!”
  这是公家单位,是一家供销社开了个专门卖瓜的摊位,生意很好。
  瓜表面泛着琥珀光泽,掰开是蜜心。
  钱进摇头:“太甜了算了算了,小孩少吃,牙齿都坏了。”
  魏雄图正要说这句话,结果被钱进抢先了。
  但他眼珠子一转掏出钱和票:“闺女,爸爸给你买,过年就该甜甜蜜蜜。”
  小胖丫高兴的眯眼笑:“对,爸爸最好,爸爸就要甜甜蜜蜜。”
  魏雄图笑的合不拢嘴:买,使劲买。
  穿过熙攘人群,半山腰上赫然矗立着两丈高的球山。
  有老师傅手持铜勺在忙活,浆在寒风中拉出金丝,“来,小同志拿这个,这叫‘金龙出海’……”
  话音未落,又有好些孩子吆喝:“要冰葫芦……”
  小胖丫把咬了牙印的瓜塞给爸爸,指着球喊:“姑父!”
  “买,必须买!”魏雄图抢先说。
  钱进无语。
  大舅哥怎么突然从严父变慈父了?
  孩子吃可不是好事。
  等汤圆以后顶着一口黑牙找对象的时候,有你当爹的乐呵的。
  旁边摊位是一家副食品店在卖炸萝卜丸子,油锅的烟火气最浓烈。
  穿着白大褂的妇女用铝盆装满现炸萝卜丸子,油星子溅在地面冰块上滋滋作响。
  钱进想吃炸肉丸子,结果这年头压根不供应,肉丸子是奢侈品。
  他只好买了一包用油纸包裹的炸萝卜丸子,结果味道很好吃,香味很纯粹,外酥里嫩跟肉丸子有着不同的味道。
  最热闹的是在娘娘宫山门前。
  市里的文艺宣传队组织了表演活动,高跷队正上演《白蛇传》,围观队伍里三层外三层。
  扮许仙的汉子踩着半米高跷不断跟人群互动,引得围观人群哄笑。
  戏台幕后还有人在热身,一群孩子往里钻。
  刘三丙也要往里钻,结果恰好碰到了钱进,被钱进拎着后衣领拎回来:
  “想学唱戏?那你不先学好文化?过了年你们兄弟都得去上学!”
  “不是唱戏,里面是耍杂耍的,里面有些好东西——大年初一你就知道了。”刘三丙作出神神秘秘的样子。
  钱进挤进后台看,有个汉子正袒胸露乳在练习吞宝剑。
  原来是杂耍班子在里面热身,准备接替宣传队登台演出。
  魏清欢拉着钱进的手挤过看戏的人群进娘娘宫,说:“这里面应该没什么人。”
  钱进理解。
  过去十年不准给宫里上香,甚至娘娘的金身都被砸坏了,如今里头没了庙祝,应该长满杂草了。
  结果一进门出乎预料。
  又是一个摩肩擦踵!
  但他们不是来上香上供的,现在主殿里头的娘娘金身还是破碎的呢。
  这些人是拖家带口、情侣携手来买吃的。
  不知道是哪个天才的主意,人民劳动食堂在人家娘娘宫的大院里头!
  好几口火炉一字排开,上面铝锅热气腾腾。
  麻辣烫、关东煮,旁边还撑开了六个烤炉正在炊烟袅袅。
  钱进一进门,麻辣烫的麻味头一次被压制,烤面饼的孜然香随风在大院里打转:
  “给我烤两个面饼……”
  “同志,我家五个面饼好了没有?”
  “我们早就给钱了,怎么我们烤豆腐还不行?”
  烧烤摊子最热闹。
  一个面饼进货价是六分钱,烧烤以后卖两毛钱。
  食客如云。
  主要是烤饼需要往上刷油撒料,钱进要求周山湖代领给的烧烤队伍必须舍得用油用料,所以味道很好,在顾客眼里也值当:
  面饼不贵油很贵。
  他们合计过了,一个面饼连油带料就得用一毛钱,再刨去面饼本身价格,实际上一个烤饼没有多少利润。
  这种情况下顾客觉得自己赚了,便舍得来买烤饼吃。
  毕竟烧烤料是寻常人家搞不到的东西,烤饼是他们想做也做不了的美食。
  再加上烤饼足够实惠,哪怕是来赶庙会的农民碰到了都要给孩子买两个打打馋虫。
  又好吃又填肚子又有营养,自然受到欢迎。
  反而烤豆腐买的少。
  相比一个就有三两重的烤饼,同样价格的烤豆腐只有一串,过日子的老百姓觉得华而不实。
  钱进一看人民流动食堂出现了,就让张爱军把海带结给送进去。
  朱韬等人忙活的满头大汗,一时之间都顾不上跟钱进打招呼。
  倒是周山湖手巧且快,面前烤炉满满的都是烤饼,他还有空子跟钱进点头:“钱总队过来视察工作?”
  “过来玩呢。”钱进挤过去打了个招呼,“你们忙吧,注意别收错钱。”
  周山湖扭头往旁边努嘴示意:“我爸带了邻居会计大哥来帮忙呢。”
  钱进一看,好几个生面孔。
  难怪烧烤队这边能忙活过来,老少爷们齐上阵。
  周师傅看到他后笑了起来,钱进便调侃:“周师傅,这是打虎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啊。”
  周师傅笑的更是灿烂。
  他自己搭人情找左邻右舍来帮忙,不图别的,就是想让邻居们都看自家儿子改邪归正了,如今儿子是有好工作的,并不像以前在社会上胡混了。
  人民流动食堂忙的不行,钱进没多逗留,转身离开。
  娘娘宫大院里有一条路被踩了出来,这条路直通许愿林。
  诸多林木上飘着密密麻麻的布条,整体来说布条分两个极端,有的是灰白色,有的是鲜红色。
  其实它们本色都是鲜红,只是过去十年不允许搞封建迷信活动,娘娘宫里有小兵小将看守,所以没有新的许愿红布条挂上。
  去年过年开始没人管了,又有老人来挂布条。
  今天来的人更多了,几乎都是老人,少数是中年人,青年和孩子一个没有。
  魏清欢不管别人,她提前准备了许愿红布条,找了根树枝踮脚系上祈福结。
  钱进笑道:“你许什么愿?”
  魏清欢说道:“这可不能告诉你,只能告诉娘娘。”
  “你是人民教师还信这个?”魏雄图摇头。
  魏清欢瞪了哥哥一眼:“这只是传统活动而已,难道我还真指望有神明保佑咱?”
  “过年不就是传统活动吗?我是想要增加点过年的气氛。”
  小胖丫在树下用树枝捅来捅去。
  钱进问她:“你在干嘛?”
  小胖丫伸手指做噤声状,继续弯腰低头捅。
  魏清欢喊她出门。
  小胖丫撒丫子跑过来,悄悄往钱进手里塞东西。
  入手冰凉。
  竟然是铜钱!
  钱进看看乾隆通宝又吃惊的看小胖丫:“刚才捡的?”
  小胖丫得意的点点头:“三哥说姑父要这个,看到了就要捡给姑父。”
  三哥自然是刘三丙。
  钱进哭笑不得,只好摸摸她的小脑瓜说:“你还想要什么?姑父给你买。”
  “要炮仗!”小胖丫开心的说。
  鞭炮摊在后山位置。
  不断有摊主点燃二踢脚,巨响震得墙头树梢上的积雪簌簌而落。
  这里也有熟人,泰山路好几个调皮孩子挤在前面,一旦有哑炮出现,他们就上去哄抢捡起,然后拆开取火药,灌进链条枪里。
  钱进把他们给拽走:“不准捡哑炮,多危险啊,万一延时爆炸伤了手,你们家里这个年就别过了。”
  在庙会上转了一圈,钱进知道了卖海货的摊位在什么地方,便带着张爱军挤进去买大黄鱼。
  他以为这年头野生大黄鱼会很多,结果往摊位上一看只有寥寥几条。
  钱进挺纳闷:“大黄鱼怎么这么少?”
  摊上杀鱼的汉子随口解释道:“这两年东海没有多少大黄鱼了。”
  “72年开始大规模捕捞大黄鱼,丰产了两年,到74年就少了,去年更少了,今年还要少。”
  “咱海滨市不出产大黄鱼,老百姓也不太吃这个,这样本来渔获就少,来到咱海滨的大黄鱼当然更少!”
  这涉及到钱进刚发现的生财之道,必须得知根知底。
  于是他掏出香烟给附近摊位上的渔民和售货员发烟,跟他们闲聊起了大黄鱼。
  恰好这里售货员有魔都人,了解大黄鱼的情况,便叼着烟给他讲了讲。
  原来大黄鱼以前是东海的四大渔产,出产量极多,倒了渔汛期一对渔轮一网就捕到十多万斤大黄鱼。
  于是一到汛期,大黄鱼就多得铺天盖地:
  “那时候的十六铺、吴淞水产码头上,我们经常用一种三轮脚踏载货车装运黄鱼,时间长了,就连这种三轮车都改名叫黄鱼车了。”
  另一个年长渔民笑道:“确实,刚建国那会尤其多。”
  “当时东海盛产黄鱼但缺少冰库保存,政府允许分期付款买黄鱼,以解决掉成堆的黄鱼,并把这种方式称为买爱国黄鱼。”
  “那时候海滨城里也卖黄鱼,不过不是卖咸鱼或者鲜鱼,是让副食品店用面粉裹了油炸然后沿街叫卖,多少钱一条?五分钱!”
  又有买鱼的客人闻言聊了起来:
  “这得有年头的事了,那会我还上初中呢,当时沿街都有卖黄鱼的,我爸最爱买了,他说能吃黄鱼兼爱国,一举两得。”
  “当时买其他罐头怎么也得一块两块,油炸黄鱼罐头最便宜,才三毛钱一罐。”
  “我上学就带这个,一罐罐头配一毛钱粗干粮能吃四天,我们同学都这么吃,这叫吃一毛。”
  钱进说道:“我知道了,当时捕捞的太过分,导致现在没有鱼了?”
  渔民们点头。
  有人拿起一条大黄鱼给钱进看:“这鱼的脑袋里有石头,南方方面了一个敲罟捕鱼法。”
  “到了鱼汛期,他们同时出动几十条渔船,发现并包围大黄鱼群后,让中间两艘大渔船张好网,再用二三十条小船在大船前围成半圆圈,你看每艘小船3个人,一人摇橹,两人敲打绑在船帮上的竹杠。”
  “竹杠在水里震动,可以把黄鱼震昏,船队再把昏死的鱼群赶入大船张开的网里。”
  钱进彻底明白了:“这样一来,不管是大鱼小鱼都跑不了啊。”
  这效果堪比电鱼了。
  “谁说不是?”渔民表情复杂。
  “敲竹杠这口子一开,整个鱼群不管老的小的,统统得死。”
  “1974年最厉害,江南组织了近2000条机帆船前往大黄鱼的主要越冬场外海中央渔场围捕,一下子端了大黄鱼的老窝。”
  “这一年大黄鱼产量到了十好几万吨,多的吃不了都堆积在岸上烂掉了。”
  “到了75年只剩下几千吨,到了今年你猜还有多少产量?”
  渔民竖起一根食指摇了摇,一脸笃定:“你看着吧,连一千吨也没有了!”
  钱进闻言叹气。
  然后还犹豫什么呢?
  都愣着干什么?
  把附近摊位上的大黄鱼全部一网打尽,不管大的小的,统统买走!
  (本章完)
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+

限定室友(1v2)

擎苍月

战少,你媳妇又爬墙了

繁初

社死得到的男朋友

清茶与

医妾

北枝寒

影子

麦阿秋

贼老天你该死

不再恋爱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