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示: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:http://www.baduyy.cc!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,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,导致大量书籍错乱,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,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,感谢您的访问!
  第427章 开熙三十二年(特鸣谢书友 2022…6725 二张月票!)
  张齐贤自开熙二十二年初,继王著任首辅以来,迄今已有近十年。
  若按柴宗训新推行的中央朝廷官员的“任期制”,他的首辅任期将在明年初御任后结束。
  张齐贤道:
  “陛下高瞻远瞩,立任期制与致仕制,定可为我大周开万世太平!
  臣身为首辅,当为百官表率,依任期制,臣明年初当退位让贤。”
  柴宗训对张齐贤的识大体、知进退颇为满意,叹道:
  “张爱卿以兵部尚书兼内阁首辅以来,将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,尤其是我大周对外战争的补给,从未让朕操心过,真乃社稷之臣!
  以张爱卿材能,又正当壮年,本可继续任首辅多年。
  只是,朕熟思数月,决定以制度为我大周确立万世不拔之基,彻底根绝门阀世家产生的土壤。
  张爱卿如此识大体,朕心甚悦,兹擢张爱卿为太师,加食邑三千户,仍为朕建言献策。”
  张齐贤心中略有失落,然见皇帝柴宗训将自己擢为太师,这是“古三公”之首,虽是荣衔,但在朝中位望尊崇。
  张齐贤行礼谢恩后,告退出了大殿。
  柴宗训看向殿中侍立的李沆,道:
  “我大周对星星教国家的战争已稳操胜券,萨曼王朝即灭,扫平其余诸国,易事耳。
  未来十年,将是我大周工商业与生产技艺大发展的十年。
  李爱卿深谱工商业之用,头脑活络,正适合担当这下一届首辅之位。
  爱卿其勉之。”
  李沆逊谢道:
  “陛下,臣资质平庸,为官以来建树稀少,不敢当陛下委以首辅重任。
  寇尚书才华横溢,年华正盛,可当此大任。”
  柴宗训一开始是准备将李沆留待辅佐太子柴济域的,但一则自己年岁尚富,二则推行任期制和致仕制后,就将官僚完全纳入了制度化管理之中,一个才干出众的重臣辅佐继位新君的作用,就非那么至关重要了。
  而李沆可以说是朝中最擅经济的大臣,不用他为首辅,实在可惜了。
  李沆推辞几次,柴宗训皆不许,李沆只得行大礼谢恩。
  待李沆退出大殿后,柴宗训道:
  “汤总管,朕率帝室出游这半年来,朝内外可有何异动?”
  汤启道:
  “回陛下,如今龙骧军各支兵团稳守全国各州,龙骧卫探查敌国于外,武德司监察臣民于内。
  全国工商兴盛、司法公正,并无一件异动之事。”
  柴宗训微颔首。
  汤启道:
  “陛下,自月余前没藏氏随武德司抵达汴京后,奴婢已遵陛下旨意,将她母子安排在“报恩观”中修行独居。
  这是没藏氏在行程中所眷写的一首诗,请陛下过目。”
  汤启从口袋中取出一卷宣纸来,呈在了柴宗训的御案上。
  柴宗训转眼看去,只见字迹隽丽,写得正是唐代白居易的那首《井底引银瓶》。
  柴宗训看罢,笑道:
  ““为君一日恩,误妾百年身。”
  流云,这也太夸张了罢?”
  说罢,不禁回忆起了在高昌王宫,与没藏流云销魂的那一夜……
  在内务府早已准备富丽堂皇中,柴宗训在汴京皇宫中与帝室众人,一同渡过了开熙三十二年的除夕。
  众臣入皇宫拜年,直到初六才渐渐停歇下来。
  初七巳时,太子柴济宙携太子妃孙彤、长公主柴渥丹携附马狄普,一同进宫向父皇柴宗训拜贺新年。
  柴宗训携符太后、符皇后、第五皇后、怡贵妃周女英,一同在皇仪殿设宴款待四人。见礼后,众人一同入席,边吃喝闲聊起来。
  因是帝室家宴,席间气氛颇为亲切。
  柴宗训见太子柴济宙和长公主柴渥丹皆神彩奕奕,不由放心。
  符太后道:
  “域儿,你皇兄宋王已生下皇孙美泰,今年皇祖母盼能抱上你和太子妃生的皇孙。”
  柴济域心中明白,帝室众人在高昌等待父皇凯旋的一个多月里,自己的平素表现,令符太后对自己的观感有所提升,二人间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。
  看到太子妃孙彤脸有惭愧之色,柴济域赶忙道:
  “孙儿多谢皇祖母关怀!
  孙儿必定努力,相信今年太子妃会有喜的。”
  第五朝露道:
  “陛下乃万古圣君,待民仁慈,我大周帝室福泽绵长。
  以陛下之得上天之宠、多子多嗣,相信域儿很快也会生下皇孙的。”
  符太后点了点头。
  周女英看向长公主柴渥丹和驸马狄普,道:
  “丹儿,你是长公主,又是你父皇最疼爱的公主,也要尽快给你父皇生下长外孙来。”
  柴渥丹撇嘴道:
  “母妃,生孩子好辛苦,又是胃口不好,又是行动不便的。
  儿臣现在每日里和驸马游山玩水,诗酒唱合,不亦快哉!
  儿臣才不想早早就生孩子呢!”
  符太后笑道:
  “丹儿真是傻孩子!女儿家最重要的使命,便是传宗接代,为夫家繁衍后人。
  哪能为了怕痛,就不想生孩子呢!”
  柴宗训笑道:
  “母后别怪丹儿。
  丹儿和普儿还年青得很,倒也不用急着生孩儿。
  等几年丹儿玩够了,自己就会想要当母亲、享受养儿之乐了。”
  狄普恭谨道:
  “父皇,儿臣一切听凭父皇和长公主之意。”
  当天的家宴直到夜深才散。
  喜庆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,眨眼间已到元宵节。
  午时,柴宗训在皇宫中主持元宵大宴后,忽动念想要微服私访,看看民间元宵灯会。
  内务府准备妥当后,酉时二分,柴宗训在汤启率千名武德司和禁军暗卫护卫下,便衣在夜色中出了皇宫东侧小门含辉门。
  在汴京街道上一路行去,只见灯如昼,满是逛街赏灯的百姓。
  柴宗训随意看去,只见汴京百姓几乎尽着绸缎锦衣,男子腰携玉佩、香囊者众多,而女子亦几乎遍戴金钗银饰,可称已无衣着简朴之人。
  人群中孩子甚多,往往是夫妻二人携带着五、六个大小不一的孩儿,一同趁今日元宵节,上街游玩。
  沿街许多卖小吃的摊贩生意红火,围满了购买的百姓。
  汴京的元宵灯历来集中在东城的浚仪街为最盛,柴宗训兴致盎然下,也往东城行去。
  (本章完)
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+

限定室友(1v2)

擎苍月

战少,你媳妇又爬墙了

繁初

社死得到的男朋友

清茶与

医妾

北枝寒

影子

麦阿秋

贼老天你该死

不再恋爱(2)